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信而泰PFC&ECN流量测试方案:打造智能无损网络的关键利器

[2025-04-06 19:05:14]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数据中心网络中,随着AI、高性能计算(HPC)和分布式存储等应用的飞速发展,网络的无损传输能力变得至关重要。PFC(基于优先级的流量控制)和ECN(显式拥塞通知)作为智能无损网络的关键技

 数据中心网络中,随着AI、高性能计算(HPC)和分布式存储等应用的飞速发展,网络的无损传输能力变得至关重要。PFC(基于优先级的流量控制)和ECN(显式拥塞通知)作为智能无损网络的关键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网络拥塞问题,保障数据传输的低延迟和高吞吐量。然而,如何验证和优化PFC/ECN技术的水线参数,提升无损网络的性能成为了网络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面临的重大挑战。

 
PFC/ECN技术简介
 
01. PFC(Priority-based Flow Control)
      PFC是基于IEEE 802.1Qbb标准的流量控制机制,通过为不同业务流量划分优先级,实现精细化拥塞管理。其核心逻辑如下:
·     优先级队列划分:网络设备端口配置8个独立优先级队列(0-7),高优先级队列(如金融交易、AI训练流量)优先调度;
 
·     反压信号交互:当接收端检测到某优先级队列拥塞时,向发送端发送PAUSE帧(反压信号),暂停对应队列的流量发送;
 
·     动态恢复机制:拥塞解除后,接收端发送RESUME信号,恢复流量传输,确保高优先级业务零丢包。
 
典型应用场景:
·     金融高频交易:微秒级时延敏感业务需绝对优先传输;
·     AI分布式训练:保障GPU间RDMA流量的无损交互;
·     实时视频流:避免关键帧丢失导致的画质劣化。
 
      PFC机制在检测到网络拥塞时,会自动触发对低优先级流量的暂停,以保障高优先级流量     的传输,而当拥塞缓解后,低优先级流量又会自动恢复传输,这一过程实现了网络流量的自动降速与恢复,有效平衡了不同优先级流量的传输需求。
 
      如下图所示,DeviceA发送接口被分成了8个优先级队列,DeviceB接收接口则存在8个接收缓存,二者一一对应。DeviceB接收接口上某个接收缓存发生拥塞时,会发送一个反压信号“STOP”到DeviceA,DeviceA则停止发送对应优先级队列的流量。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